齐齐哈尔人才网欢迎您!
人才首页
首页 >  人才首页 >  市级动态 >  以高层次人才认定为牵引 构建“破立并举”的分类评价新生态
以高层次人才认定为牵引 构建“破立并举”的分类评价新生态
2025-07-16

2020年,齐齐哈尔市在全省率先出台《齐齐哈尔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试行)》,初步构建起规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2024年,紧扣中央及省关于人才评价提出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的要求,市委人才办修订完善认定标准,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在原市级高层次人才认定周期期满后,启动了新一周期的认定工作。本轮拟认定市级高层次人才1119人,形成A类(战略人才)、B类(领军人才)、C类(杰出人才)、D类(骨干人才)、E类(储备人才)的“金字塔型”人才梯队,为全市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系统谋划,凝聚协同合力充分发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统筹协调同步推进。建立市委人才办牵头、主管部门初核、16家行业部门受理、市域内高校院所参与的协同体系,形成了市、县(区)、部门三级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积极开展业务培训。通过举办“齐育讲堂”,对相关部门、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专题业务培训,通过全市电商、烤肉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对专业领域人才进行政策解读和答疑,提升人才对政策理解度。划分领域分类指导。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采取材料和评审的方式进行认定,推进人社、卫健、农业、工信、社科联5个部门,分领域制定评审标准,确保评价的针对性。




流程再造,提升评审效能在完成规定程序的同时,做到边实施、边总结、边优化。建立“适应性”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各领域各部门人才体量,及时调整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分工及程序,针对高校、院所密集县区的初核压力,及时优化流程,允许直报市委人才办审核,减轻基层工作压力。探索“并联式”跨行业协同审核。打破部门壁垒,对需要深度评价的申报材料,市委人才办协同各层级各部门共同参与联审。对申报“食品标准制定”“企业技术中心负责人”等交叉领域人才,由与其相关的多部门联合评定,提升了认定的精准度。运用“专业化”评审支撑。各领域探索建立专家评审库,对特殊人才、争议性案例,引入同行评议机制。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聘请国家级机构及本地专家组成评审组,保障了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创新突破,优化评价体系。本次认定坚持分类施策,认定覆盖范围更加全面。评价导向更重实效。创新“以薪定才、以绩定才”,支持“高薪纳税或重点企业经营管理者”参评;支持“专利转化或取得职称新业绩的技术人员”参评,形成重实绩、重贡献的人才评价导向。认定标准逐步健全。坚持“凡申必审”的工作原则,市委人才办对不在目录或具有交叉学科业绩成果申报的人才逐一研判,对部分高校、企业及特殊人才的业绩与各部门进行研究,梳理共性成果21项,计划新增至目录,使评价趋于科学合理,标准更精准、更契合市情。评价成效助推发展。既聚焦民生领域及传统产业,认定教育、卫生、装备制造及农业领域人才,又锚定我市高质量发展需求,突出创新科技、高技能及文旅体育人才,各领域均衡布局,分类改革成效初显。




下一步,我市将深化高层次人才评价结果应用,在医疗保健、安居保障、交通出行、文旅服务等方面提供差异化政策支持,确保人才待遇落地见效。同时,积极推动省市高层次人才全部纳入党委联系服务专家范围,强化政治引领和人文关怀,提升人才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力打造“近悦远来、人尽其才”的良好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服务热线:0452-2793206联系邮箱:swrcb2797418@163.com
联系地址: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新明大街27号邮政编码:161000
版权所有: ICP备090384655号 公网安备 245869705854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