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人才网欢迎您!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首页 >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  【典型】青春闪耀驻村路 乡村振兴谱新篇
【典型】青春闪耀驻村路 乡村振兴谱新篇
2022-12-01

新时代十年,我们国家走出一条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辉煌成就令人鼓舞。乡村是主战场,人才队伍是关键,驻村干部更是乡村治理人才队伍的“硬核”力量,甘当乡村振兴一线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推动乡村实现组织、人才、产业等全面振兴。

2017年受市交通局选派,到梅里斯区齐齐哈村驻村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鄂志刚发扬驻村人才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精神,走遍全村的每家每户,把村里1751户农户的情况都掌握得清清楚楚,因工作成绩突出,获得黑龙江省第13届劳动模范和齐齐哈尔市第34届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大叔,这是帮您申请的低保,材料我帮您交上去了,过几天社保局就来家里审核了”、“大娘,您这个病可以申请慢病鉴定。您腿脚不好,准备好材料,我帮您去申请”、“兄弟,我帮你联系了一个工作”、“大姐,你放心去培训学手艺,家里不用担心”、“大哥,你家小园我给你租出去了,好好伺候园子”……这些事情,勾勒出了鄂志刚每天工作的常态。

发挥资源优势,规划修建致富路。鄂志刚齐齐哈村“两委”密切配合,为齐齐哈村发展出谋划策、真抓实干。要想富、先修路,他发挥人才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向市交通局领导汇报,争取市局支持,使村里20多公里村屯路硬化得到解决,老百姓出家门就是水泥路小汽车、大卡车开进来了,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出去了

敢闯敢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产业驻村人才工作目标之一他和村“两委”一起谋划,利用民族村的优势,积极争取民族资金吸纳创业人才回乡,在村里兴建酸菜厂,一、二期分别投入260万和350万元,现已建成投产,三期投资700万元也即将建成投入,仅酸菜厂一项产业每年就能消化村自产白菜2000万斤,给农户带来260多万元的纯收益,同时还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农民用双手创造财富,提高农民实际操作技能水平鄂志刚和村“两委”一起到省市农委汇报争取到7000万元高标准农田改造资金,2020年将全村3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完成,引进新技术,解放劳动力,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100余人使农田亩均增收300—500元

点亮创新技能,激活“七点共助”“六路同扶”庭院经济庭院经济是促进农户增收最直接见效快的产业鄂志刚和战友们组成一支强大的驻村人才队伍,探索“小菜园”种植项目。他们逐户走访,积极引导农民以家庭为单位,以庭院为阵地,指导农民因户制宜种植多种果蔬,利用庭院土地发展庭院经济,并创新六种形式的助销模式,广泛动员五路资源,激活消费扶贫众手托举助力发展“庭院经济”产业。多时,共带动130户200余人掌握庭院种植技能,为庭院经济储蓄人才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小菜园”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此外,他们与区妇联合力打造集旅游观光和采摘经济为一体的西哈雅采摘一条街,通过“农家乐”和小菜园”等经营模式,不断挖掘乡村振兴人才

巩固多方合作,打开农副产品新销路。齐齐哈“桦木香”生态鸭稻米参加了全省绿博会和大米节,成功创出了品牌,打响了知名度,得到了北京等大城市客户的认可。今年,积极发挥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优势,和齐市理工职业学院电商专业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将齐齐哈村的酸菜、生态稻米、纯粮酒绿色禽蛋和蔬菜悉数打包上网,通过校村联办推介销售。他常说:作为驻村人才,我们要帮农户办实事,能够拉来合适的项目和资金帮助村集体发展、帮农户增收,我们就成功了。

乡村治理人才是基层的“细胞”,是基层建设的“一线力量”。鄂志刚和他的战友们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中以“愿得此身长报国”的信念,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充分发挥乡村治理工作中驻村人才作用,激发人才活力,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服务热线:0452-2793206联系邮箱:swrcb2797418@163.com
联系地址: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新明大街27号邮政编码:161000
版权所有: ICP备090384655号 公网安备 245869705854856号